“民主党派”的称谓

作者:ustc932012/05/16 05:41浏览次数:614

  有人认为“民主党派”的称谓最早出现在1938年10月。其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在一切有意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问题和一道工作的态度。那种独断专行,把同盟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对的……”但是,据笔者查证1944年版《毛泽东选集》、1947年版《毛泽东选集》及1944年11月25版《解放》第57期所发原文,发现其中并没有“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称谓。前处所引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系“同盟者”之误。其原文是“在一切有同盟者存在的地方,遇事应与同盟者协同去干,独断专行,把同盟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对的……”
  还有认为,“民主党派”称谓最早出现在1941年3月。其主要依据是《毛泽东选集》中所附录的《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其中记述:“……第二个‘十二条’是一九四一年三月二日,作为共产党的部分参政员出席国民参政会的条件,向国民党提出的临时办法。内容如下‘……二、立即停止全国的政治压迫,承认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的地位,释放西安、重庆、贵阳及各地的被捕人员……’”这里的“民主党派”系“爱国党派” 之误。当时也并没有“民主党派”的称谓。
  按笔者考证,“民主党派”的最早出现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期间,主要依据是这次会议中的三篇重要文献,即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周恩来的《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及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使用的“民主党派”的称谓共11处。报告在对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抗战的历史,提出了“一个为各个抗日民主党派互相同意的最低限度的纲领”,主要内容是“承认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周恩来在《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也用了“民主党派”来取代以往对中间派别的称谓。他说:“二十四年来,我们依靠了什么力量锻炼成长呢?……我们依靠了国内民主党派的合作和国外人士的同情……”,“我们号召全中国人民,全中国民主党派,全世界中国民主分子,我们愿意和他们一道,为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奋斗到底。”
  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指出:“对于如何动员与统一中国人民一切力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以及在战胜日本侵略者以后,如何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制订了全国人民和一切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伟大纲领。”
  “民主党派”的称谓尽管由中共提出,但是由于这一称谓所具有的科学性,因此,它在提出后迅速得到了那些并不依附国民党且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的党派的认同。从现有资料来看,最早认可自己为“民主党派”的是民盟。1945年10月11日,民盟在回顾该党历史时就指出,为了适应那时客观环境的要求,“于是产生了这个民主党派联合体的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成立宣言中郑重要求恢复三大政策,“愿与全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携手并进,彻底铲除革命障碍,建设独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国”。1947年10月,蒋介石加紧了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民盟再次公开申明自己“是人民的民主党派”。
  从1948年起,他们还以“民主党派”的名义多次联合起来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民主党派”一经提出,成为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历史称谓,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历史根源的。
  土地革命时期,在以第三党为代表的中间党派诞生以后,受种种因素影响,当时的中共和中间党派之间未能形成携手合作的关系。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的加剧,尤其是在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抗日救国宣言》以后,中间党派开始拥护中共的抗日主张。中共对中间党派的“抗日”态度予以充分肯定。中共对中间党派的称谓多是用具有肯定性的“各党各派”、“抗日党派”、“各党派各联盟”、“爱国党派”等。
  进入20世纪4O年代,随着抗战即将胜利,建国问题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是要民主,还是继续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选择。对此,中共和中间党派都旗帜鲜明地举起了民主的大旗,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要求在战后成立多党联合的政府。但是,此时的国民党却一味坚持独裁专政,拒不承认中共和其他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与此同时,还连续发动了反共高潮,并竭力压制其他党派。这种反民主的做法不仅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基本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也严重妨碍了抗战的顺利进行。不解决民主问题就无以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于是,在共同要求民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基础上,在抗日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中共将对中间党派的称谓由原来的“抗日党派”、“爱国党派”’改为“民主党派”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民主党派”的称谓得到了普遍认同后,其内涵在建国前尚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主党派”中包不包括中共;第二,“民主党派满腔热情”中包不包括青年党、民社党等右翼党派。
  对于第一点,笔者以为从1945年至建国前夕中共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不明确的态度,即:既不否认自己就是“民主党派”,也从不公开讲明自己就不是“民主党派”。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多采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或“一切民主党派”的称谓来代表当时的国民党以外的坚持民主、爱国的所有政党。在他讲到1939年以后的局势时说:“从那时起,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国民党政府将一切民主党派,首先和主要是将中国共产党打入地下。”很显然,在毛泽东看来,此时的“民主党派”包括中共。直到l949年4月3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中共还和其他九个“民主党派”联合发表了《各民主党派联合声明反对北大西洋公约》。我们还看到,一些文献同样推理出——“民主党派”又不包括中共。例如,前处所引周恩来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此外,在1948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在讲到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时,提到了“城市中工人阶级和共产党要实现对于被反对势力所压迫和损害的中产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领导问题”。一年后,中共在《中央关于怎样对待各民主党派、团体的地方组织的指示》中,又明确将“民主党派”限定为民革、民盟等九个党派,其中并不包括中共。
  出现以上矛盾,体现了中共在政治上的成熟。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共以顽强的革命斗争和完善的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证实了其在中国革命中所发挥的中流碱柱作用,这一点在1947年底蒋介石解散民盟之后,也逐渐得到了广大“民主党派”的认同。于是,适时地将中共从“民主党派”中作为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独立出来已成为必然。
  对于“民主党派”中包不包括右翼党派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最早提出“民主党派”的称谓时,中共为了最大限度地团结中间势力,将当时的一些右翼党派如民社党和青年党等也包括在“民主党派”的范畴内。然而,当1946年11月民社党、青年党参加了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时,中共随即指出:“现在只有中国共产党与真正的民主党派,才一直坚持去年一月停战协定与政协路线而斗争。”显然已将民社党和青年党等右翼党派排除在“民主党派”范畴之外。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分别召开大会,起草了以接受中共领导为鲜明特色的新党纲、党章。现在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电话:0551-63603793  Email:xianggui@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