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层委员会
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议案
关于推进整合我省科技资源的意见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2-05-16 05:33  作者:ustc93

陈乾旺 2005年8月10日

九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层委员会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第一特征是它的稀缺性,而科技资源则更为弥足珍贵。其稀缺性的物质特征与效用最大化的利益驱使,决定了人们必须去研究探索它的最佳配置以及如何实现配置的优化。工业革命时代,人们以煤解决了能源资源的问题,以钢铁解决了材料资源的问题,以资本解决了投资资源的问题,而到将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则必须以科技资源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技术、知识和信息将成为较之于上述资源更加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革命引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生存的当前与未来时代,当前科技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这是因为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正是科技资源。

这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已有一定增长,但总量仍嫌不足。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科研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德国的27%。在科技投入仍嫌不足的我国,必须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不仅科技投入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所形成的科技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都相当高,而我国虽然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国家的总量还多,但大多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其低下;科技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率、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也都不尽如人意。科技资源不能共享,已经成为一道阻碍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的壁垒。

长期以来,科技资源共享和转化应用一直是科技界不断呼吁却没能解决的问题,其中,对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大型仪器设备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共享环境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的呼吁尤为强烈。科技资源不能共享,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不仅造成了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科学工作者之间密切合作与交流的需要,都带来对科技资源共享与转化的渴求。

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加强硬件资源的共享

科技资源共享,尤其是硬件资源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问题已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尚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硬件资源的购置计划、宏观协调管理和共享信息平台的缺乏,导致各部门争夺有限的资金,重复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地区有各类电子显微镜近10台,有些单位的利用率极低;而由此导致有限的资金分散,又不足以配备完善的配套辅件,仪器设备的质量普遍不高,甚至缺乏基本的运行维护费用,许多仪器设备呈低效状态。少数具备研究条件的科研单位还面临着“服务收费高了没人来用,低了又无法自我维护”的尴尬局面。而由于不掌握科技资源的分布状况,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不知道谁想共享自己的资源,该去何处寻找自己所需的服务对象。收费管理上的不公平、不规范,也造成追求发展自有设备,在不同层次、程度上存在着重复购置的问题。另外,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习惯,缺乏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氛围和法规。共享能使自己受益的观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整个社会不但没有达成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共识,而且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认为共享就意味着免费,自己得不偿失,甚至会培养出竞争对手,给自己增添麻烦。由于没有法规要求,占有国有科技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同时承担共享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因此,科研单位普遍缺乏共享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科技资源投入的宏观调控,将科技资源共享纳入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管理,改革现有科技资源分散投入的状况,如大型仪器的购置应尽量防止各个研究机构重复建设以节省有限的资金,用以购置大家都急需的设备,并要求各高校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共享当前的科研平台。在评估实验室、申请科研经费时,应有意识地注重提倡共享、公用设备。加强大型仪器协作网的管理,建设相关网站,仪器和服务信息向社会公开,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都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出台科技资源归属权的法律法规。为提高已建和待建的大型科学仪器的利用效率,应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机制,并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氛围。

 

二、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科学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数据的获取更快、数据量更多、数据更准确。共享科技信息资源,能增强科学调查的开放性,鼓励分析方法和观点的多样性,假设和分析方法的检验,并利于探索以前研究者不能涉足的领域。因此,从维护公众利益和促进整体科研水平的角度出发,政府应支持科学数据的公开、无限制的访问,以提高公共信息的利用率,促进数据的商业、社会及科研价值最大化。

然而,在中国的科技界,传统的观念是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希望获得共享的利益,但缺少提供数据和资料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相互封锁而造成的科学“壁垒”已经给我国的科研带来难以统计的损失。由于部门和地区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一方面,少数数据大户手里数据的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大学和其它用户对数据有强烈的渴求,数据无法共享限制了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工作。另外,科研人员的观念、研究院所自身的利益、缺乏对数据生产者和数据提供者的激励机制、缺乏对数据加工者和服务者工作的有效评价机制等等因素都是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的障碍。由于共享问题没能很好解决,部门或科学家群体之间的数据、资料不能有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如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的重复还很可能延续下去。

科技资源共享要能真正得以全面实现,需要制定一系列鼓励公开,提高共享程度的法规、条例及科学数据管理规定,营造共享环境。在保护共享者的隐私以及机密和专利数据的同时,数据应当尽可能广泛和自由地被使用。政府投资的科研单位或企业单位进行的科学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和信息,应依据一定的规则、限期向全社会完全开放:用户获取数据的费用应不高于数据复制和邮寄所需要的费用,而不是采取有偿服务、默许自行定价的办法。一旦数据共享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的科学事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科学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人才的作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经济和社会发展首先必须靠科技进步支撑,而科技进步的推动者便是人才。当前我省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熟悉宏观经济、外经外贸的干部比较少,专业人才中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严重不足。因此,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构筑人才的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1、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要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使我省的人才数量大大增加,人才质量显著提高,人才环境普遍优化。

2、把人才工作的着重点放在盘活本地现有人才上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战略的眼光、博大的胸怀,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各方面都要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求贤若渴,广开渠道,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人才问题上要舍得投入,凡是发达地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而且应当做得更好。我省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基础薄弱、项目少,尤其是缺少大型跨国公司、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吸引人才的硬件和有效载体,即使有很多吸引外地人才的优惠政策和良好愿望,也难以成为现实。因此,必须在不失时机地吸纳外地优秀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同时,把人才工作的着重点放在盘活本土现有人才上,在培养和使用好本地人才上狠下功夫。

3、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是贯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需要。据了解,我省离退休科技专业人员除少数靠自身努力,以及靠同事、同学等引荐、介绍,或被返聘,或自办实体,或为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继续发挥余热外,绝大多数老科技专业人才被闲置,他们虽有强烈的贡献余热的愿望,终因无岗无位而造成人才浪费。

4、建立“留学回归人员协会”,“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鼓励和协助他们在科技交流、科技开发、科技扶贫、科技咨询等方面开展工作。

5、建立创新的用人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积极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不断完善业绩考核、职工评议等约束激励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创新分配机制。推行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制定技术、专利、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胆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形式,使知识资本化,激发发明创造,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保证高层次人才通过科技开发和诚实劳动获得应有的高薪回报。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的倾向,建立以业绩等要素构成的面向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四是建立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6、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形成人才聚集高地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园的成立,催生了著名的“硅谷”;近几年合肥市与驻合肥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把合肥建成人才聚集高地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城市联动。现状是大学与城市互动不足;工作上各做各的;高校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后勤管理包袱沉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对大学的支持力度和大学智力资源库的作用发挥不够;高新技术产业与驻合肥高校科研力量结合不紧密等。建议我省以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契机,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合肥建设成人才聚集高地:

(1)、转变观念,把握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规律。大学布局与城市发展相依存,大学学科门类与城市功能相对应,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使得大学与城市融合更加紧密。城市为大学提供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大学的功能正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科学研究和技术辐射兼具转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城市的知识传播与创新、人才培养与聚集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统筹规划,实现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城市发展的空间融合。立足于长远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科技创新型城市的综合功能,合理调整大学空间布局,保障大学发展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空间,形成大学“辐射”、带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市为大学提供良好社会服务的新格局。

(3)、健全机制,力求大学与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要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健全互动发展机制。尽快建立市政府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学、高校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立足于互动发展,形成切实有效的协调、议事机制。

(4)、优化环境,为高校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注入活力。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和创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师生兼职创业,把最新科研成果尽快在合肥转化为生产力。

(5)、加强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要调整政策,加强共建,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校舍、网络、设施和成果等资源,鼓励、引导合肥市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大学提供实习、研究、中试社会实践基地,吸引高校师生在合肥市开展教学科研实践,吸纳毕业生就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四、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1、 抓重点,促发展,国家科技部的报告表明,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这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却寥寥无几。我省高校和研究所有相当强的研究力量,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首的各个研究机构每年都取得很多新的研究进展,在国内外期刊上也有很多论文发表。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只是停留在学术阶段,很少能产业化并带来经济效益。资料表明,我国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例如,当前纳米科技是研究的热点,但大部分研究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由于这些成果产业化的成本高,难度大,进行这些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与平台却为数不多,也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对高技术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建议以“纳米科技和软件”为重点,建立国内外知名产业基地。

2、加大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力度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过于依赖财政拨款,投入科技开发、应用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很少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尽管我国也有一批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也有些企业形成气候,但大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处于艰难的经营之中,尚难以应付激烈的竞争。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一批大型科技型企业,而仍然依赖政府的财力,高新技术的发展所需的资金仍是捉襟见肘。另外,在西方国家,有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产业投资公司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而在我国,不仅缺乏风险投资,高新技术有限的银行贷款也在日益减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难以产业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0%以上。要大力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投资,而且要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并扶持一批自身有研发力量的大型科技型企业,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利用风险投资为高科技提供发展资金,也是解决资金瓶颈的方法之一。

3、充分利用国际文献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国际上每年都有大量科技论文发表,这些都是重要的科技资源,有些会成为新产品开发的基础,有些可以被用来为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国际上很多大企业非常重视阅读这些文献,抢占高地,减少开发费用。国内企业包括特大型企业很少甚至没有利用这些资源。国内一家企业想在空调的防尘罩上镀上一层二氧化钛以除去室内废气的自清洁涂层,国外很多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包括涂层技术,自清洁机理等,而这家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们对此一无所知。

对我省庞大的科技资源体系的整合,要求科技资源的运用实现节省、高效、集约、规模、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化配置目标,达到科技资源的专门作用、相互作用和集聚作用上的效用最大化,尤其要求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人才的交流以及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的转化。科技资源配置要以科技创新人员为本,以科技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促成经济增长的最优绩效,以科技资源的有效供给与优化配置实现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默契与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科技强省的目标,是我们可以为之实践并期待的未来。

 


©九三学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