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中央网站关于安徽“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的评论

时间:2012-05-16

评论:“安徽探索”的有益启示

http://www.93.gov.cn/serviece/jdhz/1081679185430048969.shtml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和安徽省科协联合探索“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本网“社内要闻”3月19日曾作报道:《助推农村科普的生动实践》、《早春江淮听期待》),时间虽不长,却已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多方好评。解析“安徽探索”,不难得到几点有益启示。

启示一:学会借助外力就会使服务社会的路子越走越宽。“九地合作”作为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历经20多年而越开越艳,越开越盛,越开越广。但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少地方组织也感到手中资源有限,特别是力量有限、财力物力有限,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能否借助外力解决这一难题?九三学社安徽省委用实践作出了肯定回答。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一开始就寻求与拥有科普网络优势的安徽省科协合作,才使活动开展得有声势、有效果。现在,这一合作平台的吸纳效应开始显现,教育、电教等部门都有意参与,“乡村讲科普”活动人气愈旺。

启示二:发挥优势是九三学社服务社会的生命力所在。民主党派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只能扬其所长。九三学社的“长处”何在,科技人才众多当为其一。“九地合作”之所以能产生好的效果,无疑缘于强大的科技支撑。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也正是围绕科技着笔,才写出了“乡村讲科普”这篇大文章。

启示三:找准切入点是确保社会服务实效的前提。安徽的“乡村讲科普”活动将力使在科普教育的薄弱之处,需求强劲,意义深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成为主办者做好做久活动的动力。只要坚持做下去,必会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启示四:坚持边摸索边完善方可难中求进,进中求好。创牌难,希冀一开始就划定路标铺好路,顺顺当当往前走是不现实的。安徽“乡村讲科普”活动组织方自始注重效果反馈,从而对形式不断加以完善,对内容不断加以充实,且已使反馈和完善机制常态化,才使活动有声有色拓展开来。

启示五:在工作中要力求打磨亮点一二。任何一个地方和部门都很难把每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样样出彩,因此不仅要学会“十指弹琴”,更要善于突出重点,打磨亮点。工作有了亮点,集体就会有形象,个体才会有精神,从而便会有和谐、向上的干事环境,这一点十分可贵。(李军华 张于牧)

 

早春江淮听期待
——安徽“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采访录

http://www.93.gov.cn/serviece/jdhz/472134922540826239.shtml

早春时节,我们奔合肥,跑巢湖,进安庆,到池州,就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与安徽省科协联合开展的“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进行采访,所闻所见,真切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这一创新之举的关注,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做大做强这一社会服务品牌的期待。

[九三学社声音]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主委赵韩说,相比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城市学校的学生见识广一些,接受科普教育的来源多一些,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就得从薄弱环节抓起,参政党的社会服务从中切入也就更显意义重大。九三学社巢湖市委副主委刘进竹说,“讲科普”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了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精神。现在有些地方“网瘾学生”比较多,这样的科普活动可以起到从一定程度上转移他们注意力的作用。他希望“讲科普”活动不断做下去,让农村学校都能从中受惠。

[科协声音]庐江县科协主席宛雷说,开展“讲科普”活动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现实意义。科协有科普的愿望,有时却苦于没有好的办法,现在与民主党派合作,找到了一条好的路径和一个好的结合点。今后应在开发利用“讲科普”资料、开展学生科普征文,创建科普示范学校等方面着力、使劲。

[专家声音]中科大教授王永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九三学社成员,我认识到,在努力做好自己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应该抽出时间,主动面向社会、面向普通民众,特别是在相对闭塞落后的乡村,面向求知欲旺盛的中小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结论,使之能够逐步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组织专家科普志愿者团队,实行“集团作战”,其专业面和受众面都是以前个别专家“单打独斗”时所无法企及的。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吴学勤希望能在提高专家科普能力,建立专家与学校间双向反馈机制上下功夫。

[学生声音]汤池镇初级中学学生付彧说,科技专家走进乡村学堂,让我们第一次亲近了高科技,让我们的学生时代从此烙下了科学的精神和科技的意识。平时老师也给我们讲科普,但没有像专家讲座这样真切实际,充满诱惑。该校另一名学生莫祚姣说,专家们把科技的火种带到了乡村,相信农村这块厚实的土地一定会燃起燎原之火,把愚昧燃烧,让科技大放光华。

[党委政府声音]中共安庆市委副书记康正和说,提升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为追求全面、持久、可持续科学发展打基础。庐江县副县长蒋大彬说,“讲科普”活动着眼于对未来建设者的培养,可谓高瞻远瞩。巢湖市副市长罗平表示,该市将积极探索、完善,建立长效机制,把“讲科普”活动做成品牌。

[党委统战部门声音]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裴民宪说,“讲科普”活动是参政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参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社会服务的有益尝试,提升了九三学社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形象,应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内容和形式。中共巢湖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鲍华说,“讲科普”活动抓到了民主党派服务社会的点子上。今后要把握重点,分类指导,丰富形式,紧密结合农村和农村中小学实际开展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声音]庐江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江守顺说,“讲科普”活动非常受欢迎,将激发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追求理想目标的热情。今后主要是在如何引导、深化和延伸上下功夫,可以开通一个学生与专家长期交流的平台,也可组织其他学校的学生、学生家长代表到“讲科普”学校听讲,扩大活动影响力。

[学校声音]肥东二中校长王怀宁说,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中学普及科普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基础,也是学校立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汤池镇初级中学校长沈家文介绍,在科普报告会后,他们学校开展了科普征文活动,借以提高学生的科普兴趣。

[其他民主党派声音]致公党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高雪松说,那么多教授、博导、高级工程师无私奉献,自愿进入乡村课堂,是对一代人的科学哺育,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极大推动。“讲科普”活动形式新、内容实、意义大、效果好,可拓展到全国、全社会,做大、做响、做久,做成品牌。

一致的认可,折射出“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的魅力;由衷的期待,显示了“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的巨大潜力。(李军华 张于牧)

助推农村科普的生动实践
——安徽“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观察

http://www.93.gov.cn/serviece/jdhz/472134741801609916.shtml

周元菊可能连自己也没想到,离开讲台20多年了,今年新学年开始后却又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忙活起来。

这位曾培养出安徽高考文科和英语状元的优秀教师,出任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已近十个年头了。

去年,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和安徽省科协“牵手”探路,组织专家到乡村学堂讲科普。

学生们欢迎吗,社会反映如何?开年后,周元菊和一班人一路调研,一路问计,收获了赞许,也读懂了期待。

于是,年逾六旬的周元菊更有信心了,干劲更足了,她说她们决心让这项助推农村科普的有益实践更加生动起来。

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合力“求解”大难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农村中小学的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一些贫困、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科普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这样的调查结果,对汇聚了大量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的九三学社来说,无疑是一个触动。

“何不组织九三学社的科技专家到乡村学校进行科普讲座,开展科普宣传?现在到农村进行科普教育的专家学者还不够多。”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主委赵韩说:“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事关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升和国家未来的发展。”

赵韩的想法与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不谋而合。周建强认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是“双赢”的举措。

面对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抛出的“绣球”,安徽省科协热情相抱,当即“联姻”。安徽省科协副主席梁寿南说,一个有人才,一个有网络,两家的“牵手”,填补了一个科普“空白”。而身居科普一线的巢湖市居巢区科协主席徐华胜则说,九三学社与科协的合作是一种“天然”的结合。

去年早春,两家组成的“联合办”开始高效运转起来。“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方案很快“出笼”:九三学社选专家、选课题,科协选学校,然后通过科协网络,把专家送到乡村课堂。

此举一出,专家响应,学校欢迎。他们首批要求确定20名宣讲专家,提出申请的却有80多人。邀请讲座的学校也大大超标。

2008年9月2日,首批专家科普志愿者随对接市县科协负责人,奔赴对接学校开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称这一做法是一个创举,其意义绝不限于所讲授的课程,而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导向。

点燃农村中小学生追求科学的激情与梦想

2009年2月20日,安徽桐城中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作题为《月球探测与载人航天》的科普报告。

王教授从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入题,一直说到中国的“神七飞天”,多媒体图声并用,说理通俗易懂,学生们为报告内容所深深吸引,踊跃提问与王教授交流。报告会结束后争相请他签名,与他合影,使他一时难以脱身。

学生程劲松特意要了一份介绍王教授个人情况的材料,请他在上面题词签名。学生杨婷婷在多功能厅没能得到王教授签名,竟一直追到学校门口,心愿得到满足后动情的说:“太幸福了!”

王教授成了“科技专家明星”。

大半年来,这样的动人场景在安徽省的近百所农村中小学竞相演绎,近3万学生在校园里品尝了可口的“科普大餐”。其“餐品”真够丰富:青春期心理健康、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人体生物电现象、月球探测与载人航天、南北极科学考察等,多达20个以上。

汤池镇初级中学学生付彧说,科技专家走进乡村学堂,让我们第一次亲近了高科技,让我们的学生时代从此烙下了科学的精神和科技的意识。

九三学社池州支社主委何世荣介绍,该市一个镇出现了两个艾滋病病例,群众多有恐慌,他们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到这个镇的中学宣讲相关知识和政策,被人称为“及时雨”。

大幕已启,多少好戏在后头

周元菊说,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与安徽省科协的合作称得上是整合资源、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一篇“佳作”。大幕已开启,后戏更精彩。

两单位年初召开的全局性会议,都将“讲科普”活动列入重点工作。今年,他们将采取优选方式,确立百人“科普讲师团”,在全省106个县市区各选一所农村中小学校作一场科普报告。

眼下,一个个新的探索与完善之举相继亮相。

安徽省“联合办”已考虑协商安徽教育厅参与合作,池州市有意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合作,庐江县则打算组织电教部门加入“合作体”,“讲科普”活动的开放平台作用开始显现。

按照专家报、学校点和社会荐等方式,征集科普专题,精备宣讲资料,逐步建立内容丰富,适宜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宣讲的科普题库。

由学生和学校从题库中选题,主办方根据所选专题对应确定宣讲专家,从而使讲者、内容和受众提前有效对接。

寻求与安徽省电教中心协作,优选科普报告制作成电教资料,链接远程教育网,方便更多受众点击共享,拓宽科普知识传播面和受益面。

大张旗鼓开展奖评,让那些热心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的专家受到尊重,让那些积极参与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的组织和个人得到认可,让那些钟情科普教育的农村中小学成为榜样,让那些有科学思想、有科学精神、懂科学方法的农村中小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春天的江淮,一个新生的社会服务品牌正在茁壮成长!(李军华 张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