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科大九三工作新局面
—— 在九三学社科大基层委员会换届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陈乾旺
(2009年3月28日)
社员同志们:
下午好!
本届基层委员会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受科大基层委第一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全体社员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在科大党委和九三安徽省委的领导下,九三学社科大基层委员会全体同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各层次的参政议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积极开展社内活动,加强思想建设
组织社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社务新局面。
1、充分注重了解和挖掘科大九三前辈爱国爱党的典型事迹,端正社员思想,推进社员思想建设工作。如2006年借九三老前辈、科大已故校长严济慈纪念邮票首发式在科大揭幕的时机,给社员介绍严济慈先生献身民族解放的一些往事;经常邀请社省委名誉副主委、科大九三前主委赵贵文回校座谈,邀请省人大前常委、社省委前副主委林祥钦介绍参政议政经历。用前辈们的典型事迹,感染和激励广大社员,增强了社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组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社的凝聚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如2005年11月6日,基层委社员在巢湖市政府两位副市长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巢湖市银屏山仙人洞风景区和巢湖市放王岗汉墓博物馆。考察后,基层委就如何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发掘巢湖旅游资源问题书面向巢湖市政府领导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2006年5月14日组织社员到安庆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墓园,进一步了解中共早期的革命史。2007年5月20日,组织社员前往合肥“科学岛”参观,感受科学前沿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 “人造小太阳”的神奇,并聆听了一场“核能的发展与安全问题”的科普专题报告。2008年6月,基层委积极响应社中央“灾后重建伸援手,募集善款献爱心”的倡议,组织社员捐款,几天就募集爱心善款12400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基层委社员在汶川大地震之后通过各种方式共为地震灾区捐款达43950元。
3、我基层委的网页在2007年建立,它为宣传科大九三、加强社员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成为了社员思想建设的一个坚强阵地。
4、基层委把表彰先进,激励社员作为加强社员思想建设的重要措施,对表现优异的社员积极向上级组织推荐给予表彰。
二、组织建设,稳步发展
在九三科大基层委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建设健康发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社员数量稳步增长。基层委成立之初有社员41名,其中高级职称34名(含博导6人),占82.9%。5年间总共发展新社员14人,平均年龄42.4岁,其中包括教育部高层次人才1名(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3名(郑津津、潘建伟、黄伟新)。截止到2008 年12月社员总数已达54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含教育部高层次人才2名、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4名,博导12人),占87%。
以2008年发展的34岁的化学物理系黄伟新教授为例,他是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德国马普学会-中科院伙伴小组组长。他年轻有为,自己积极主动要求加入九三,充分展示了九三的影响力。
三、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建功立业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人士为主要成员的参政党,科技报国是全体成员的坚定信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教兴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广大社员以九三前辈许德珩、周培源、严济慈、吴阶平、王选、黄昆院士等为榜样,学习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攀科技高峰的科学精神,以此来促进自己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社员独立承担或参与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军工项目,中国科学院的创新项目以及其它部委项目等课题30余项。五年来我基层委社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获国际专利1项,国内专利10余项。潘建伟团队的成果“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荣获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这是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五年内第四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以朱国诚、周佩玲、孙立广、王永、吴健等同志为代表的社员在学校的教学评估中连年受到学生的好评,连续名列前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健同志在5年连续10个学期的教学评估中就有9次排在前6名,多次被本科毕业生选为“你最喜欢的老师”。
社员们立足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努力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和学校创建一流大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我社社员坚持科教兴国理念,通过不同形式积极普及科技知识,尤其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孙立广为科大博物馆制作的“南极、北极、西沙群岛科考展”,成为每年科大参与合肥科技周活动的主要科普阵地。他还通过与电视台合作制作科普节目,接受媒体采访等多种形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以孙立广、王永为代表的社员共做科普报告近百场次,社会反响较大,扩大了科大九三的影响。
如去年9月2日,在社省委和省科协联合组织的“百名科技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上,王永代表全省首批科技专家志愿者在大会发言,孙立广作为首批科技专家志愿团团长从韩启德主席手中接过志愿者大旗。都体现了科大社员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党派作用
广大社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本地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撰写提案、议案和建议。本届任期内,社员有1人担任省人大常委,2人担任省政协常委,1人担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3人担任省政协委员,1人担任合肥市人大代表,1人担任合肥市政协委员,1人担任安徽省检察院特约检察员。在社内职务中,有2人先后担任社中央委员。他们以历次会议为论坛,进言献策,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目前,潘建伟任社中央委员,陈乾旺、潘建伟在社省委担任副主委,王永、倪向贵、连东侠、简梅、郑虹、高芸等6人在社省委专门委员会中任职,王永为省直工委副主委、科技委副主任,倪向贵为社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另外,黄刘生担任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克逸担任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执行主任,上述社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关心国家大事、合肥地方建设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有多人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
六、回顾五年,成绩喜人
回顾九三学社科大基层委成长的历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过了近五个春秋,成绩令人欢欣鼓舞。
2004年12月,基层委被社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2008年8月又被社省委表彰为省“先进基层组织”。2007年8月获省“2002-2006年度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1月,孙立广、王永、倪向贵分别被社省委表彰为2004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基层组织工作者”、“思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5月,孙立广、黄刘生和陈乾旺三人被社中央表彰为“优秀社员”,2008年8月,孙立广、倪向贵分别被社省委表彰为“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先进社务工作者”。
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我基层委有2篇统战理论研究论文分别获得2005年度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优秀奖。
这些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激励着我们社员要更加努力,为科大九三的声誉增添更多的光彩。
七、团结奋斗、继往开来
同志们,第二届基层委员会即将成立,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我们将在学校党委和九三安徽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全面加强基层委的自身建设,把基层委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科大基层委建设成为一个新世纪参政党的优秀基层组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科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